當我們搭飛機抵達一個國家在到首都算是挺容易的,但如果要順利抵達一個非主流的小鎮那就真的得做足功課與人品高尚了,這次尋找的梵谷足跡是他人生最後停留的小鎮奧維,就位在距離巴黎三十公里外的瓦茲河谷省,他在這裡停留了七十天創作了近八十幅的油畫與素描也留下世人無限的惋惜與問號。
目前分類:法國 (16)
- Jan 15 Wed 2025 09:11
| 梵谷足跡 | 解鎖梵谷人生最後的所在奧維小鎮 Auvers-sur-Oise
- Nov 28 Thu 2024 14:26
| 巴黎散步 | 迷走艾蜜莉的異想世界 戰神之丘蒙馬特 & 聖心堂一日遊
蒙馬特 (Montmartre) 是巴黎十八區的一個小山丘,是整個巴黎最高的天然制高點,早期這裡較屬於城市外圍的鄉村,在巴黎改造期間許多市民就此搬到這裡生活,這裡不用繳稅租金也就相較便宜,因此就進駐了許多酒家與聲色場所,而那些外地來的藝術家們也因房租便宜而選擇住在這裡,除了畫家羅克列克這個貴族想要夜夜笙歌才選擇住在這裡。
- Aug 20 Tue 2024 18:15
| 巴黎散步 | 先在香榭麗舍大道上的蘋果直營店裡歇歇腿 & 在爬上巴黎凱旋門頂端看日落
如果讓我選擇一個可以俯視巴黎街景的高處,凱旋門算是我的首選之一,除了獨具歷史意義外,在當時的奧斯曼工程,將這裡設定為12條放射狀大道的軸心等於就是能在50公尺的高處用360°的視角欣賞巴黎街景,像是從香榭麗舍大街的方向可見協和廣場,轉個身則遠眺拉德芳斯商業區的新凱旋門,而巴黎鐵塔則是伴著夕陽餘暉成為當日最美的風景。
- Jun 24 Mon 2024 15:33
| 巴黎歌劇院 | 巴黎大街上的音樂寶盒 Opéra Garnier 加尼葉宮
位在第九區的歌劇院廣場上是拿破崙三世時代下的產物,極致的新巴洛克風格有者一種華而不實的美感,這天主體建築被鷹架布蓋上但這倒也沒有全滅掉我的興致。這像是期間限定才有的,有別於只是印上建築本來的樣貌,而是找來巴黎錯位藝術家JR,在正面開一個大洞並以《重返洞穴》作為主題,以柏拉圖的「洞穴寓言」作為發想在傍晚投射過往的歷史與芭蕾舞劇,而洞穴裡的光就像是在探索未知的可能。
- Feb 21 Wed 2024 17:12
| 巴黎瑪黑區散步 | 體驗法式生活風格 Merci 傢俱雜貨店&飲料甜點都好只有服務生不好的 Carette 法式甜點店
沒有香榭大道上那些怪獸級的精品,瑪黑區有著各式各樣小而美的時尚小店,不論是陳列的商品還是店家裝潢,都會讓人想走進去一探究竟,專賣生活雜貨與家具的Meric,這裡的商品可說是送禮自用兩相宜,就算不買也能吸收滿滿的法式生活風格。
- Jan 21 Sun 2024 15:20
| 巴黎瑪黑區 | 畢卡索美術館 Musée National Picasso 與他的情史流水帳
巴黎左岸的瑪黑區(Marais),是巴黎內發展歷史最為悠久的一個區域,早在亨利四世時期約16至17世紀,就將這裡設為政治與經濟的發展中心,許多的皇室貴族和資產階級菁英紛紛遷居至此,為此地留下不少的經典建築。曾經的高級住宅區經歷了許多次歷史轉折,富貴人家已不復見?取而代之的是藝術與設計的中心。
- Dec 24 Sun 2023 20:41
| 巴黎市集 | 巴士底市集 Marché Bastille 巴黎人的露天廚房
想感受當地居民的生活日常,我會選擇去逛當地傳統的菜市場,聽著小販的叫賣聲和看著拖著菜籃的當地居民都在一句“Bonjour 你好”開始一系列的對話。今天的第一站是位在瑪黑區的巴士底市集,主要販售生鮮蔬果、肉品及生活用品,還有給觀光客吃飽的熟食品(我的早午餐),但不知道是我來的太早,還是法國人慢慢來許多攤位都還沒有準備好,為了配合他們的慢慢來,我也就入鄉隨俗坐選了一張小圓桌,小口喝杯咖啡平視著來來往往的人們。
- Dec 16 Sat 2023 20:43
| 巴黎散步 | 莎瑪麗丹 La Samaritaine 重現新藝術時期的美好年代
在那個科技革命下的美好年代「Belle Époque」,莎瑪麗丹在1870年從一間精品小店正式開業,在創始人不斷的擴大之下而有了現在我們所看見的規模,一個時代下的百貨公司,裡裡外外散發著當時的「新藝術」與「裝飾主義」的建築風格。周董第15張專輯《最偉大的作品》便從這個標誌性的建築穿越到那美好的年代。
- Dec 10 Sun 2023 11:31
| 巴黎食記 | Le Mesturet 平民吃的法式餐酒館內有中文菜單
像我這種口袋不深的人要進巴黎的餐廳吃飯一定要先打聽好哪間俗又大碗。bistro一般翻譯為小酒館或餐酒館,是早期的巴黎公寓多以包吃包住的方式來承租,房東為了增加收入就打開廚房給大眾消費,提供酒、咖啡與簡單的家常菜和燉煮料理,消費也比一般餐廳便宜。在搜尋了幾間觀光客餐廳後,覺得這家被歸類為bistro的菜色相較於其它樸實很多,比較像是地方媽媽平時會煮的料理,想想吃不起名店那來吃道地的傳統家常菜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 Dec 05 Tue 2023 16:34
| 巴黎散步 | 奧塞美術館 Musée d'Orsay 拒絕者沙龍的大本營
位在左岸的塞納河畔,前身是1900年為當時世界博覽會而華麗打造的火車站,然而在無情的工業發展下,月台長度無法滿足新興列車而漸漸的被閒置,而後淪為二戰期間開往郊區列車運送戰俘和包裹的轉運站,戰後則成為戰俘與流放者的接待中心。見証了世博與二戰,美麗的車站成了河畔邊的一座廢墟。到了1970年經歷了存廢的選擇後,成了古蹟最終改建為博物館,並在1986年正式啟用。
- Apr 08 Thu 2021 16:48
| 巴黎散步 | 莎士比亞書店與貓員工
在那裡工作的Sylvia Beach,臉蛋很尖,棕色的眼睛像小鹿,童貞的眼睛很美,波浪的棕髮從前額向後梳。她的頭髮一直垂到棕色絲絨夾克的領子那裡,腿也很漂亮。她很和藹可親,有幽默感,喜歡說笑話。我認識的人中,她對我最好。這是海明威在流動的饗宴(A Moveable Feast),一書中形容莎士比亞書店的老闆娘。我書還沒看完已經覺得海明威很會形容女人。
- Dec 31 Tue 2019 18:13
| 梵谷足跡 | 法國南法 聖雷米小鎮與聖保祿療養院
不太愛做功課的我,常常都是前一天才查或是當天才在研究交通方式,這趟聖雷米就是什麼都沒做就出發。雖然我預留了迷路跟出狀況的時間但這天卻一直花在找路與等車。到了巴士站才知道車10點才出發,抵達小鎮後發現每條街道都架上鐵欄杆,原本我只要直直走就可以抵達的療養院就這樣開始走迷宮。
- Sep 20 Fri 2019 09:29
| 巴黎散步 | 滿滿死人骨頭的巴黎地下墓穴
在巴黎如果沒有事先預約或是買通行證,基本上博物館都要排隊一兩個小時。再看到墓穴那長得要命的人籠原本想掉頭走人,卻被在尾巴的法國男留住,他說:「這裡無時無刻隊伍都很長,目前在兩個鐘頭就可以進場,我的臺灣女友還有她哥哥與朋友等下也會到」,聽到有一票臺灣鄉親可以閒聊想想那就留下吧。法國人愛聊政治,他開始問我是綠的還是藍的,這麼難的英文也太考驗我,好險他女友在此時及時出現。女友說:「他對臺灣政治很有興趣,沒事就會上網查」。發現他少了九二共識,但我也懶的解釋。還聊到法國人很會摸,原本早上9點就該來卻在中午後才到,在法國12天的我,其時有點理解這節奏,這就不多說了。兩個鐘頭後,終於買好了票準備前往地下的墓穴。
- May 08 Tue 2018 10:32
| 巴黎散步 | 重溫瑪麗・安東尼的凡爾賽(玫瑰)宮
我的孩子,你將成為一位了不起的國王。不要像我這只想著建築和戰爭,相反的要與你的鄰居和平相處;給上帝你所應該給的;遵循好的建議;免除人民的痛苦,這些都是我所沒能做到的。這是路易十四臨終前,告誡他五歲曾孫路易十五所說的話。但當年沒有擴建這座狩獵行宮成為皇宮,是否就會少了很多歷史故事,供我們這些俗人共賞玩味。
- Oct 22 Sun 2017 11:56
| 梵谷足跡 | 法國南法 黃色小鎮阿爾勒 Arles
當年梵谷離開巴黎後,來到了這個充滿黃色的Arles小鎮。這個每天隨性帶著畫具到處寫生認真的人,在這裡創作了隆河星夜、露天咖啡館、仿米勒的午睡與播種者。播種者那個看似黃昏的大太陽、稻田、與遠處的房子那種寧靜的感覺,就讓我好想來。
- Oct 20 Fri 2017 14:26
| 法國諾曼第 | 魔戒場景 聖米歇爾山 Mont-Saint-Michel
在西元8世紀的時候這裡還是一塊海中的大石頭,據傳在西元708年時阿夫朗什大主教歐貝看到大天使米迦勒現身,指示他在這塊退潮時才能到達的石頭上蓋教堂。聽說大天使現身了三次第一、二次大主教都不以為意,在第三次被大天使敲頭主教驚覺才開始蓋教堂。之後又有修士、雨果陸續增建、修建才有現在看到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