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首都拉薩,知名建築物布達拉宮,目前有位流亡海外的達賴喇嘛,這是進入西藏前我所知道的全部。住宿的旅館頂樓,就能遠遠眺望,看著看著總覺得這座建築已經失去它原有的意義,但在藏人的心中似乎還保有著一份信念。
入宮參觀採預約制,全程交給旅行社處理,在驗完票後只有一個小時可以在宮內走動,導遊依照所制定的路線帶著我們走馬看花,印象中路過了五世至十三世的靈塔和整排的佛像,幾間達賴曾生活過的房間與辦公室。
說起興建史,西元七世紀吐蕃王松贊干布,統一現今西藏、青海一帶後,便在這座瑪布日山興建布達拉。在娶尺尊與文成公主時再擴建到999個房間,加上修行室一共1000間。到了十世紀,奴隸起義與雷擊起火遭到大規模的毀壞,當時慘到只剩下法王修法洞與觀音佛堂這兩處。直到五世達賴的重建與後面達賴們的加蓋造就現今所呈現的樣貌。
前往聖殿,會先注意到西藏最醜陋的造景。
上樓前有個看似石柱的「無字碑」,當時五世達賴圓寂,剛好新任的「第斯」桑傑嘉措上台,深怕政局的不穩定決定在被信任前,選擇密喪不報。這段時間擴建中的紅宮與靈塔殿,剛好完工就在此設立此碑,說是紀念紅宮的落成,但實則是為五世達賴所立,無字除了是無法公開圓寂的消息,也有“功過待後人所評價”的另一層含義。|歷代達賴喇嘛簡傳|
扶手牆插入一綑綑的 「貝瑪草」 柳枝,一般在藏族寺廟都會出現,曬乾去梢剝皮,再用牛皮繩紮成小捆,拴在建築物頂層的牆體或簷下最後在染藏紅色,既可減輕牆體的重量又可以穩固建築結構。
從這方向有座裝著無限發射台的小山,是拍攝布達拉宮全景最好的觀景臺之一“夾波日”,漢語:藥王山。事前如果有做功課我因該會去爬一下。除了觀景臺,還有摩崖石刻。
身為一個世界遺產這裡是沒有電梯的,只有一層一層的樓梯讓你往上爬,累的時候抬頭看看風景,那個疲累感會減輕一點點的😂。
遙望遠方的山脈,也注意到右下角那「西藏和平解放紀念碑」,1951.5.23兩位藏人去北京簽立《十七條協議》,讓中共兩腳踏進來,以解放農奴為由殺了許多藏人,1959.3.10,說必須平息叛亂又殺了許多藏人,逼十四世達賴逃離西藏,流亡印度,這碑密密麻麻的寫了很多,與剛剛的「無字碑」形成強烈的對比。
前方的氂牛黑布簾就是樓梯的終點。
布簾的後方東大門,進入白宮的起點。
東庭院,用來舉辦各式儀式慶典的廣場。而達賴所居住的白宮就在廣場的一旁,這樣也可以說是達賴家的前院😄。
白宮,一共七層是歷代達賴的住所,頂樓日光殿為寢宮,五六層則為生活與辦公用房,第四層則為大殿各項大活動都在這裡舉行,達賴的寶座也設立在此。我們從這裡入宮,宮內香煙裊裊,酥油燈的味道像是已經附著在每根柱子與牆面。五座靈塔印象中是金光閃閃的黃金與寶石所打造而成,其中五世的最為華麗,畢竟是第一位在此長眠的法王。
出宮後則是布達拉的北側,下方是「宗角祿康公園」,有個面積頗大的潭是當時五世在增建時所留下的積水,沒有填平還取了氣派的名字「龍王潭」,一望而下看到不少人正在這踩著船遊潭。
下山不需要趕時間,隨著石階一步一步的向下走去。
與我們反方向的喵喵,沒有人跟他說這扶墻是禁止攀爬的嗎。😂
街上有許多的藏人會穿著傳統服飾或是喇嘛,常有穿越時空的錯覺,但當他們只要拿起手機或是持著現代才有的產品,就會再把我打回來。
離開布達拉宮後,便去與表妹會合,一起去了一旁的郵局,大家在明信片寫上住址,為的是把這遙遠的郵戳,寄給自己也寄給親朋好友。
前一天的傍晚,也來到廣場前拍夜景。
龍王潭上的倒影,背面像極了歐洲中古時期的城堡。
西藏的傳統文化與歷史,像是停留在1959年3月10。戰亂、文革、抗爭,耗損她的美,取而代之的是物質與慾望,近期聽到一位西藏歌手自焚的消息,才讓我想起遲遲未紀錄的西藏遊記,記得有隨團的人說過在西藏開車,你是不能帶整桶汽油上路,沒有特別說為什麼,只說有安全考量,但大家心裡都明白那一份的疑慮是什麼。
20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