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吉拉-1.0》作為引戰國 荒神哥吉拉還真是矛盾之下的產物

對於只有看過傳奇版哥吉拉的我來說,原汁原味的東寶哥吉拉我還真的很陌生,從1954年上映至今已經累積了三十部的影劇作品,在日本被視為荒神(破壞之神)般的存在。適逢70週年的紀念作,一上映就在日本就獲得不錯的票房與口碑,之後還在第96屆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卻在亞洲遲遲沒有上映,有人說是劇情講到了二戰,也有人說是要跟傳奇哥的檔期分開,就這樣過了大半年突然就在Netflix上默默的上架了,上架的前一天是臺北大轟炸的日子(5/31),也算是有心選了一個有意義的時間點。

《哥吉拉-1.0》作為引戰國 荒神哥吉拉還真是矛盾之下的產物

背景設定在二戰末期,日本當時有經驗的飛行員可說是所剩無幾,論兵力、武器裝備、補給物資也都遜於盟軍,因此軍方高層便以「武士道精神」的自殺式攻擊以最少的資源換取最大的殺傷力,執行這項任務的是平均年齡只有17歲的少年們他們在完成訓練後的首次飛行也是最後的任務,而男主敷島浩一(神木隆之介)便是這項計畫裡名為「神風特攻隊」的飛行員。

《哥吉拉-1.0》七十週年紀念

故事的開始便是男主敷島佯裝飛機故障為由逃避了赴死的作戰任務,飛到了維修地點大戶島,後來島上遭受哥吉拉的襲擊,作為在場唯一一位的軍人卻因膽怯,導致現場的維修人員幾乎全滅,面對倖存技師的指責進而加重了這一份愧疚,戰後回到家鄉後面對家破人亡與親友的責難還有先前因他的懦弱而死的同袍,都成為了他心中的陰影揮之不去,而故事便著重在他獲得救贖的心路歷程。

《哥吉拉-1.0》七十週年紀念

就已哥吉拉的原廠設定來說,基本上都是以1946年7月美國在比基尼環礁所進行的氫彈試爆,大規模的輻射污染進化了哥吉拉就此哥吉拉就成為了核武之下的產物,在它上岸後沒有理由的大肆破壞,這就有點像是當初美國在廣島與長崎投下了那兩顆原子彈一樣,所產生的浩劫都得讓日本人民自行默默吞下,因為沒有人會去同情那個挑起戰爭的國家。

《哥吉拉-1.0》七十週年紀念

從《哥吉拉》1954 就表現出反戰與對於核災的恐懼與絕望,到了《正宗哥吉拉》2016 則諷刺了在311期間人民對政府那官僚體制的厭惡,而在-1.0的劇中當美國告知有巨型生物正在前往東京的海上,日本政府選擇了隱密不報,導致讓整個人員的損傷拉到最高,可以說是像極了當時新冠肺炎的狀況。這樣看來不同的時期的哥吉拉似乎能吼出大家不滿的情緒。

《哥吉拉-1.0》七十週年紀念

有別於1945年的版本,最後為了消滅哥吉拉而自我犧牲的芹澤博士(赴死的武士道精神),在-1.0裡透過了學者野田說出了:「戰爭並非為死亡而戰,而是為了未來的生存而戰」,船長也常對著小鮮肉船員說 :「沒有經歷過戰爭是幸福的」也算是對於「反戰」所下的最好的註解吧。而我也覺得在遭到輻射後變異的哥吉拉在受傷後也能迅速癒合,就像是日本經歷了無數次的災難能在迅速的恢復一樣。

《哥吉拉-1.0》七十週年紀念

《哥吉拉-1.0》七十週年紀念
劇照 | ゴジラ-1.0 IMDb
2024.6.1 (六) 觀影平台Netflix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ILY1212 的頭像
    LILY1212

    12X12 旅遊生活誌

    LILY12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